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3-26
一、操作原理差減法本質:通過兩次稱量差值計算物料凈重W樣品=W總重-W容器誤差控制點:環境波動≤0.3℃/h,靜電干擾<5kV/m二、標準化操作流程階段1:設備預準備地基驗證使用數顯水平儀(分辨率0.01°)確認安裝平臺水平度執行三維調平:X/Y/Z軸向偏差均<0.05°熱機管理常規精度:預熱30分鐘(精度0.1mg級)高精度模式:≥60分鐘(0.01mg級天平需激活溫度補償模塊)技術依據:傳感器溫度漂移系數0.0015%FS/℃自檢程序執行內置IST(InstrumentS...
3-25
【技術賦能科研】全自動二次解析儀作為現代精密分析領域的創新工具,憑借其高靈敏度(ppb級檢測限)、自動化操作流程和精準的痕量分析能力,正在重構多領域研究范式。通過集成熱脫附、色譜分離與質譜聯用技術,該設備實現了復雜基質中微量成分的一站式解析,其應用已滲透至科研探索與產業升級的核心環節。【多維應用場景解析】生命科學突破引擎?組學研究:在單次實驗中同步解析血漿樣本中800種代謝物,助力阿爾茨海默癥新型生物標志物發現(2023年Nature子刊案例)?藥物研發:動態監測大鼠肝微粒體...
3-25
核心技術原理與模塊化創新基于氣相色譜(GC)的分離檢測體系,系統通過五級精密控制模塊實現ppb級檢測:智能氣化系統:配備雙溫區氣化室(最高400℃),0.1秒快速閃蒸技術避免熱敏物質分解(適用于98%的ICHQ3C規定溶劑)智能色譜柱陣列:搭載可切換式毛細管柱組(DB-5ms/DB-624/WAX),結合AI算法自動匹配最佳分離條件多檢測器聯用平臺:FID檢測器:線性范圍達10^7,滿足《中國藥典》通則0861要求μECD檢測器:對鹵代溶劑檢測限低至0.01ppb(六氯乙烷標...
3-24
引言:現代分析化學的精密利器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,分析化學作為解析物質世界的核心工具,其技術進步正強力推動著環境監測、食品安全及材料研發等領域的革新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(FAAS)憑借其高靈敏度、操作高效性和普適性,成為現代實驗室的精密分析平臺。本文系統梳理其技術原理、標準化操作流程及跨領域應用案例,揭示其在當代科研與產業中的關鍵作用。一、標準化操作流程:精準分析的科學范式1.儀器預熱與校準預熱優化:需提前30分鐘啟動光源與檢測系統,確保空心陰極燈(HCL)發射譜線穩定性...
3-24
【技術原理篇】現代離子色譜儀以離子交換色譜法為核心,采用精密設計的色譜柱(填充特殊功能基團樹脂)和梯度洗脫系統。當載液攜帶樣品流經色譜柱時,不同離子因電荷密度、水合半徑等特性差異,與固定相產生差異化的相互作用力,形成動態分離過程。通過高靈敏度的電導檢測器(配備化學抑制技術)或質譜聯用系統,可精準捕獲ppb級離子信號,結合智能積分算法實現痕量物質的定量解析。【創新優勢篇】該技術突破傳統檢測方法的三大瓶頸:1)單次進樣可完成30+陰陽離子的同步檢測,分析效率提升5倍以上;2)采用...
3-19
一、技術原理:分離與鑒定的雙重革命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儀(GC-MS)通過"分離-電離-解析"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,將氣相色譜的高效分離能力與質譜的精準鑒定特性融合。樣品在氣相色譜單元中經歷毛細管柱的"分子馬拉松"——基于組分在固定相與載氣間的分配差異實現逐級分離。隨后,各組分以精確的時序進入質譜單元,在電子轟擊離子源(EI)中裂解為特征離子群,這些帶電粒子在四級桿質量分析器中完成"質荷比(m/z)分選",最終形成具有"分子指紋"特性的質譜圖。這種聯用設計突破單一技術的局限,使檢...
3-18
一、原料品質管控:純度保障的第一道防線原料氣預處理技術采用三級過濾系統(初效G4+中效F7+高效H13)結合吸附干燥塔(露點≤-40℃),原料氣需符合ISO8573-1Class1標準半導體行業特殊要求:集成膜分離裝置(氮氧分離效率99.5%)與VOCs催化氧化模塊(分解率≥98%)供氣系統改造不銹鋼316L管路(內壁Ra≤0.8μm)配合氦氣質譜檢漏(泄漏率動態壓力補償系統(波動范圍±0.5psi)防止氣路擾動二、核心組件維護: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組件維護標準檢...
聯系我們
杭州天釗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杭州市西湖區金蓬街321號2幢C座511室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掃一掃 更多精彩
網站二維碼
微信二維碼